标签: ,

1.考试目的: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考核方式:大作业开放式考试,一共四个大题,由各分部根据实际情况在期末发布,大作业按百分制批改,大作业总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50%。每个问题讨论25分,四次问题讨论共100分,共折合为课程考核总分50分,按照双及格的要求,大作业四次问题讨论折合成绩不得低于30分。

3.具体实施:终结性考核共提供8个社会热点问题,要求任意选择,完成其中4次问题分析,每个问题分析不少于500字。(请将作业打包压缩后,上传到大作业提交的位置。)

学前教育原理大作业
第一章热点话题:让学前教育正真回归公益性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幼儿园几乎都是公办的、集体的,之后随着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单位的幼儿园纷纷被剥离出来又纷纷关闭,民办幼儿园占据了半壁江山,在有些区域几乎是“一统天下”。
公办幼儿园本就不多,公办的“名园”就更少。孩子还没出生就去排队已不新鲜,开学前报名排队几天几夜也不足为奇。尽管很多公办园收取的保教费和伙食费低于高价的民办幼儿园,但加上缴纳的高昂赞助费,费用也并不低。更有甚者,一些公办园交钱也进不去。公办园的公益性无从体现。

“现在公办园中的一级一类园,谁在进?都是权贵子女;那些高收费的民办园,谁在进?肯定是有钱人。剩下的黑园’、‘差园’,只能是弱势群体、低收入者、外来务工子弟甚至中等收入群体的子女来‘享受’。”这是北京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北京一中原校长王晋堂生前说过的一段话。

请结合材料思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让学前教育真正回归其公益性?

第二章热点话题:给蒙氏教育热降降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蒙氏教育法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并在幼儿园开展实践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其显著的认知方面的教学成果深受广大家长瞩目。一时间,蒙氏幼儿园、蒙氏课程、蒙氏活动室风靡许多地区。

纵观世界各地的蒙氏教育与研究,有三点是必备的条件:合格的蒙氏教师;教学过程避免奖惩、机械记忆、大量作业等传统方式;强调在混龄的基础上进行长时间的连续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现有的蒙氏幼儿园、蒙氏幼儿班中,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在条件不甚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却拥有着数量众多的蒙氏幼儿园,这不能不让人感叹浮躁和功利所拥有的“魅力”。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在对蒙台梭利本人狂热的崇拜之下,一拥而上的蒙台梭利幼儿园,面临着“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困境:有的蒙氏幼儿园发放大量的书面练习,有的蒙氏课程以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更有的幼儿园将蒙氏教育简化成了“蒙氏教具”的教育……

这一点,其实也正是蒙台梭利本人所担心的。在195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上,蒙台梭利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你们是否注意到,当你试着向狗指一些东西时,它会怎样呢?它并没有看到你手指所指的方向,只看到你向外伸出的指头。因此,当我想到你们是如此注意我时,我不禁想到你们的行为也与此类似。”蒙台梭利希望人们能将给她的尊敬,转赠给她所指的“儿童”。关注儿童、尊重儿童、跟随儿童,才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精髓。

你身边的蒙氏幼儿园的教育现状是怎样的?你怎样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精髓?

第三章热点话题:超前教育利弊谈
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家长都有意识的让孩子超前学习,如刚刚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背唐诗、学数数、学英语;四五岁的孩子就开始攻读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很多奥数学得好的孩子提前学了高于本年级的数学基础知识;很多英语好的孩子小学就开始学新概念……

巴斯德说过:“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就是说机遇从不光顾毫无准备的人。对待孩子的教育也一样。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超前教育在一些教育家和家长看来,是抓住机遇,是及早点燃孩子学习的火把。

种树者郭橐驼曾说“种树,要‘顺木其性’,方可长成参天大树。”这是自然之规律。庄子也曾经说“顺性而为”的道理。的确,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像儿童的样子。因此也有些朋友认为,任何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曾说:“‘超前教育’是将教育时间大大提前,比如让孩子在3岁以前掌握3-6岁孩子的知识,3-6岁孩子学习小学的课程,小学时学中学的课程,中学时学大学的课程等。这种教育对个别人可能适应,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行不通的。”

你认为“超前教育”到底是拔苗助长还是点燃生命之火?

第四章 热点话题:学前教育阶段的“神童教育”
目前,我国由于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压力,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

如社会上出现了所谓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强行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盲目的早期定向培养。有的父母在孩子未出生时就买好了钢琴,梦想把宝宝培养成为钢琴家,有的家长在孩子一两岁时就强行要求他背古诗、练书画等等。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总的来说,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

请你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并谈谈如何制定合理的幼儿园教育目标。

第五章 热点话题:幼儿园老师为何成了“狼外婆”?

这是发生在太原市某幼儿园的一起幼儿园老师体罚幼儿事件,一位女老师竟在十几分钟内狂扇一名5岁女童几十耳光,同在教室中的其他孩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殴打,而孩子被打仅仅是因为不会10+1的算术。

幼儿园本是儿童快乐学习生活的地方,现在因为一些“虐童”事件反倒成了“受难园”,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本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幼儿教师却成为“狼外婆”,也让人难以理解。

山西省社科院思维科学与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雪莲说,学前教育是终生教育的开端,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然而,由于它还未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政府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准入、管理、考核和培训制度尚不健全,一些地方幼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

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则认为,“虐童”事件多发还暴露一些幼儿教师师德缺失,缺乏关爱孩子的意识。他们并不具备职业素养,这不仅包括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人文操守等。“很多人对幼教这个行业存在歧视,不受重视。他们工资待遇也比较低,流动性强,身心压力比较大,由于缺乏宣泄的途径,往往将毫无反抗能力的孩子作为发泄对象。”

请您结合本事件思考,如何定位幼儿教师的角色,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第六章幼儿园举办集体婚礼

您对幼儿园举办集体婚礼的做法有什么看法?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您认为应该如何组织一场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第七章 热点话题: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大家也充分认识到要促进孩子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是重要的资源,特别是对以实际操作活动和直接经验为心理发展基础可塑性强的幼儿来说,受环境的影响更大,环境对其身心发展起着交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幼儿是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但是,我们到一些幼儿园听课、观摩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饰环境的创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 注意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些幼儿园的指导思想与创设方法不是从教育幼儿的角度出发,较多的是停留在幼儿园环境整洁、有序、美观上。主要是为了装饰而装饰,完成布置任务,只追求外在的形式,而不注意发挥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 环境创设内容的片面化。主要表现在内容都比较简单、零散,缺乏整体布局意识,给人一种不平衡,不系统的感觉。例如: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提供,不注重教育过程对环境利用的需要进行创设,这种片面的环境布置,极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3. 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表现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只重视室内和墙壁的布置,忽视幼儿园内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作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4. 环境创设只注重成人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为了环境布置的完美性,往往由成人“自编、自导、自演”,很少让幼儿参与,只是让幼儿充当教师布置环境的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布置过程,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特别是一些教师观念的滞后,环境创设在内容上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教师包办环境普遍。教师大多根据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创设。“我觉得这样好看,”或“这样不好看”,“小鸭子应画的逼真”,“卡通画不规范”,而没有考虑孩子的提议及感受,没有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因此造成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

5. 有的幼儿园由于开学初花了大气力精心的布置了环境,因此舍不得更换,常常存在着学期无变化现象。即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

6. 幼儿园兴起“包装之风”,花高价购买了琳琅满目的玩具,墙上包上软软的护垫,地面铺的是厚厚的地毯,为孩子创设舒适、温馨的环境,有些甚至连桌椅都用高档的进口材料制成。为孩子创设舒适、温馨的环境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精美、漂亮,会不会让孩子远离自然,无法接受自然的挑战,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呢?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环境创设者对幼儿园环境和教育的理解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忽略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和教育性,缺乏对环境创设的研究和创新,则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7. 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或分割了精神与物质环境创设的关系。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的空间、设施设备、活动材料等都是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固然重要,由于它具备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因此对教师来讲,认为很容易被接受和掌握,于是,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而忽视了精神环境的创设。

你身边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请你结合本课内容,对身边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章 热点话题:幼儿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家长态度褒贬不一

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广受诟病。今年3月,为落实教育部“规范幼儿园办园,科学保教”的要求,河南省教育厅率先出台“十不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其中规定,从今年起,幼儿园不准教授幼儿拼音、写字和笔算;不准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不准幼儿园以办“兴趣班”、“特长班”等为名进行各种小学提前培训和强化训练和比赛等,违反规定的幼儿园和负责人将受到处罚。

这一新规定受到多数幼儿家长欢迎。一位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姓牛的家长说:“中小学课业负担步步前移,大家都怕‘输在起跑线上’,小小的孩子天天被捆在各种培训班上,且不说高昂的学费,孩子累,大人接送、陪读,同样身心疲惫。幼儿园一律不准办强化班,不准上小学的课,孩子解放了,家长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了。”

但有的家长不这样看。一位6岁女孩的妈妈张女士说:“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为了提前打好基础,不早点学怎么行?”张女士的女儿在幼儿园大班虽然停止上算术和拼音课,但回到家要做她布置的拼音作业。张女士还告诉记者,很多家长都是在家悄悄给孩子补课的。

无独有偶,一位幼儿园园长的话证实了张女士的说法。这家曾以教孩子快速识字为特色的郑州民办幼儿园园长张鹤娟告诉记者,很多家长选择这所幼儿园,就是冲着快速识字的特色来的,现在不让教识字,不少家长却对幼儿园有意见。

请你运用幼小衔接的有关理论,分析当前幼小衔接的现状并具体谈谈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该如何看待幼小衔接问题。

最新国开网课《学前教育原理》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

答:1.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就是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新思路,使提供“普惠性”(普遍惠及更多幼儿)学前教育服务成为今后公共财政投入的基本原则。

《意见》对如何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设计了一个基本框架:

第一,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公办园以“安全、适用”为建设原则,其任务是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幼儿能够上得起,而且有基本质量保障。国家对新时期公办幼儿园的定位,让我们看到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领域应有功能的复归。

第二,国家实施推进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项目,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支持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努力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三,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以填补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沟壑,保证农村幼儿享有与城市幼儿同样的学习权、发展权。

第四,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在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合理的优惠。同时,政府采取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此外,政府还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2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幼儿园几乎都是公办的、集体的,之后随着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单位的幼儿园纷纷被剥离出来又纷纷关闭,民办幼儿园占据了半壁江山,在有些区域几乎是“一统天下”。公办幼儿园本就不多,公办的“名园”就更少。孩子还没出生就去排队已不新鲜,开学前报名排队几天几夜也不足为奇。尽管很多公办园收取的保教费和伙食费低于高价的民办幼儿园,但加上缴纳的高昂赞助费,费用也并不低。更有甚者,交钱也进不去。公办园的公益性根本无从体现。“现在公办园中的一级一类园,谁在进?都是权贵子女;那些高收费的民办园,谁在进?肯定是有钱人。剩下的‘黑园’、‘差园’,只能是弱势群体、低收入者、外来务工子弟甚至中等收入群体的子女来‘享受’。”这是北京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北京一中原校长王晋堂生前说过的一段话。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也得到空前的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目前各地政府都纷纷表示将加大投入,兴建若干公办园,这对幼儿和家长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音。但前提是这些公办园真正体现了幼儿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近年来,一些公办园也办了不少分园,但不过是打着公办园名号的不折不扣的私立幼儿园。此外,在什么地方修建公办园、修建多大规模的幼儿园更是有关部门要审慎考量的问题。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在接受某网站在线访谈时说:“我们将严格按照‘集约资源、节约成本’的原则,严格规范幼儿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布局幼儿园校点,认真测算校点规模,防止因大量新建幼儿园造成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或产生新的教育债务……”在不同的区域对幼儿园的规模也应该区别对待,不应一味求大,不能忘记村小合并之痛。比如在农村地区,因为居住分散,为方便幼儿入园,幼儿园应该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因地制宜,以小型为主。有对学前教育有着深刻研究的一位人士认为,“国十条”颁布后,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文本中不断地宣称要使公办园的比例占50%乃至更高的比重,使新建、改建、扩建的幼儿园、农村乡镇中心园都转变成公办园,

这种政策使今后10年幼儿园的增量部分主要被公办园占有。任何社会都存在着收入水平、入园取向、价值追求异于大众的社会阶层,参差多态才是社会应有的状态。与一般民办园不同,高档民办园通常设置在高档小区内部,有着专属的服务对象,有时根本无需到社区外去寻找生源。但这部分毕竟是少数。民办园是面向市场求生存,市场原则强调的是公开竞争、适者生存。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保底与普惠,建立起惠及大众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当下所倡导的“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学前教育的再次国有化,更不意味着消灭民办园。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的设计,既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又给民办教育以适宜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把幼儿园完全公办化,既不符合民众对学前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也可能会造成新的体制性弊端。地方政府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也可从规范、扶持现有民办园的角度来着手进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民办园的办学优势、服务优势得以延续,使绝大多数民办园能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变得质优价廉,从而为百姓提供普惠性服务,实现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