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网课《监督学》形成性考核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三章之后。

题目:中国古代监督思想与监察制度对当代中国有无借鉴意义?有何借鉴意义?

形式:小组交流讨论(可以采取线上或线下讨论的形式)。要求每一位学员提交以下内容:

1、个人的发言内容。

2、小组讨论总结。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发言内容以及小组讨论总结情况给每一位学员评分。无论认为有无借鉴意义,都要说明理由,要求能够谈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

一、个人发言内容

中国古代监督思想与监察制度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理由如下:首先,从制度架构来看,古代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如御史台等,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能够对各级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启示我们在当代也应确保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公正地履行监督职责。例如,我国新成立的国家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察权,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其次,在人员选任方面,古代对监察官员要求严格,需具备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等品质。当代我们在选拔监察干部时也应注重其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确保他们能够忠诚、干净、担当。像杨善洲等优秀干部,他们以自身的清正廉洁和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再者,古代的监督方式多样,有弹劾、谏言等。如今我们可以将多种监督方式结合起来,如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比如通过网络平台,民众可以对不良现象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二、小组讨论总结

经过小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中国古代监督思想与监察制度对当代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些成功经验为当代监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历史参考。如独立的监察机构、严格的选任标准等,在当代监察体制改革中都有所体现。

另一方面,古代的监督思想也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权力的警惕,加强监督是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利益的必要手段。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借鉴古代经验的同时,要结合当代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答案2:

答:

一个人观点:
监督法律、 法令的实施, 维护国家法律、 法令的统一, 参与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 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官的主要职责, 这些职责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的。 中国古代对监察制度中所提出的公平性、 合理性、 稳定性、 严格性、 高效性、 人性化等等构想都是值得借鉴的, 且不说古代中国的制度下是否真的做到, 但是能提出这样的原则就值得后世子孙承袭和发扬。对于今天来说, 能做到以上传统构想的方法一定是民主选举、 分权、 人民监督、加强思想教育、 严格赏罚等才能得到保证。
二小组讨论总结:
中国古代监督思想与监察制度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1) 直接对中央负责, 独立体系, 极高的办事效率。 从西汉时期开始, 监察就已经形成独立机构, 充当皇帝耳目, 监督官员和人民。 到了隋唐以后这套制度更加完善, 三省六部制度, 更加明确了检查官员的权利和职责范围, 对中央负责, 设立御史台, 对审察、 考核、 上报有很高的办事效率。
(2) 渗透于考核, 凭考试任职, 凭能力升迁, 相对人性化。 由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官员的任职、 升迁、 罢黜等都体现了仁道和人性化。 相比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世袭官员而言, 西方更趋于物竞天择和原始, 比如封建骑士管理不得当或是个人能力欠缺, 自然会遭别的封建领主杀戮、 兼并和替代。
(3) 奖惩制度中重奖重罚, 具有相对严格性和公平性。 这个取决于皇帝亲政能力, 如果优秀的皇帝执掌权利, 那么这种严格性和公平性的优越之处会体现的很明显。
(4) 以轻制重, 体现监察不受权位干扰, 合理和稳定。 以轻制重, 对监官采用权重、 厚赏、 重罚的政策, 给级别低的监察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这样保证了监察的公正性, 不至于监察部门权高位重徇私舞弊, 威胁中央。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网课《监督学》形成性考核2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四至第六章之后。

运用监督学的相关知识,任选教材第四、五、六章末尾的其中一个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可结合案例后面的思考题)。

问题: 对国家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有何重要意义?
答: 2018 年 3 月 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颁布实施。 该法第十五条规定了国家监察的六种对象, 实现了对国家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组建国家、 省、 市、 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 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明确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党内监覆盖必然要求国家监察全覆盖。 在我国, 80%的公务员、 95%以上的领导干部都是共产党员, 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既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 又具有高度互补性。我们党既要完善自我监督, 又要加强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党的大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得到有效加强, 所有设立党组织的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企事业单位强化了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监督对象覆盖了所有党员。 在强化党内监督、 用纪律管住党员干部的同时, 必须构建国家监察体系, 对党内监督达不到的地方, 或者对不适用执行党的纪律的公职人员, 依法实施监察, 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实现监察全覆盖符合中国特色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 在党的领导下, 只有党政分工, 没有党政分开。 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特点决定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关都属于“广义政府” 范畴, 都要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人民承担无限责任。
在我国,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都要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实现由监督“狭义政府” 到监督“广义政府” 的转变, 有利于使国家监督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
实现监察全覆盖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各级国家机关、 国有企事业单位中贪污受贿、 权力寻租、 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大量存在,“小官大贪”、 侵吞挪用、 克扣强占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 严重离散党群干群关系、 侵蚀党的执政基础。 必须通过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 把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深化标本兼治, 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之一, 也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增强“四自” 能力的全新探索, 将为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网课《监督学》形成性考核3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七至第九章之后。

运用监督学的相关知识,任选教材第七、八、九章末尾的其中一个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可结合案例后面的思考题)。

问题: 行政复议制度有哪些功能?
答: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发布行政复议报告和典型案例》 的学习, 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 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政方法。 行政争议是行政活动实施中的一种障碍、阻塞和不畅, 在一定时期内还使行政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种争议解决不好, 会影响行政效率, 影响对国家事务的行政管理活动, 会使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所以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加以解决, 正确的行政决定得以贯彻执行, 违法、 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以撤销或者废止,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的损害得以恢复, 从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良好的救济。

第二, 行政复议是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的行政审查制度。 行政复议机关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审查, 从而监督行为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除了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外, 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 通过行政复议制度还可以启动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
第三,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救济方法, 及时纠正行政机关的错误,既能够为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使其免受不法行政的侵害, 并使受到侵害的权益得到恢复, 又能够维护行政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保障行政活动顺畅进行, 提高行政效率。

第四, 行政复议可以促进上下级之间的监督。 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的权力来源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等 59 条的规定, 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改变或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 通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的撤销或者改变, 可以促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 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 促进他们依法办事, 减少侵害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
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

第五, 用行政复议方法解决行政争议, 简便迅速, 节省金钱。 因为行政机关对本部门的业务熟悉, 上下级之间具有领导服从关系, 当下级机关与行政相关人发生争议后, 上级机关能够利用自身的这些长处, 迅速查清事实、 解决争议, 并可以直接查处有违法失职行为的直接负责人员。 行政复议法规定,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 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行政复议方法得到救济, 比通过行政诉讼获得救济更省钱和省时间。

第六, 相对于行政诉讼来讲, 行政复议具有如下意义:(1) 、 在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当事人不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 行政争议在行政系统内部通行政复议得到了解决, 使能够在行政系统内解决的问题不推到法院去。 此时, 行政复议起到减少诉讼、 息讼止争的重要作用。
(2)、 在经过行政复议而引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 行政复议成为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 对于人民法院迅速查清事实, 作出正确判决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网课《监督学》形成性考核4

时间:学习完教材所有章节之后。

运用监督学的相关知识,联系我国监督与反腐败实际撰写一篇小论文。(字数要求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

《论我国监督体系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腐败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我国,坚决打击腐败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而完善的监督体系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监督体系具有多维度、全方位的特点。首先,党内监督是根本。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加强党内监督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至关重要。通过严格的党纪党规,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对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确保党的肌体健康。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不断深化,对各级党组织进行全面 “政治体检”,发现并解决了大量问题,彰显了党内监督的强大威力。

其次,国家监察监督是关键。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整合了监察力量,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监察机关依法对公职人员的履职情况、廉洁从政等方面进行监督,严肃查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这一制度创新,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再次,民主监督不可或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渠道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政协委员通过提案、视察等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同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曝光腐败行为,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及时查处。

此外,群众监督是基础。人民群众是腐败的直接受害者,也是反腐败的重要力量。通过信访举报、网络平台等渠道,群众可以对身边的腐败问题进行举报。政府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认真查处群众反映的问题,形成了全民参与反腐败的良好局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监督体系不断完善,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一方面,各监督主体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形成监督合力。党内监督、国家监察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实现了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高监督实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和查处腐败问题。

总之,我国的监督体系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能,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答案2:

《论我国监督体系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腐败是社会发展的毒瘤,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我国,为了有效遏制腐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监督体系呈现出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首先,党内监督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通过严格的党内法规和纪律检查制度,对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打虎”“拍蝇”“猎狐” 多管齐下,彰显了党内监督的强大威力。

国家机关监督也不可或缺。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依法行使监督权,对 “一府一委两院” 进行监督,确保国家权力依法运行。政府内部的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等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权力运行中的问题。同时,司法机关通过公正司法,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为反腐败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政协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能够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反腐败工作。

此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众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对腐败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舆论监督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例如,一些腐败案件就是在群众举报和媒体曝光后得以迅速查处。

我国的监督体系在反腐败中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党内监督为其他监督提供方向引领,国家机关监督确保权力依法行使,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则形成广泛的社会监督网络。通过多种监督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总之,我国的监督体系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应不断完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能,为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答案3:

《浅议监督与反腐败》
加强权力监督, 坚定地进行反腐败斗争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腐败的源头是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缺失, 因此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形成健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 是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
一、 加强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
马克思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美德。” 廉洁从政,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要求, 是正确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 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 赢得群众支持以及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然而, 消极腐败的危险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 保持官员的清正廉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易发、 多发, 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长期的、 复杂的、 艰巨的任务。 当前,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不规范, 致使不规范的权力运作, 进入不规范的市场的余地很大。用计划经济的权力, 发市场经济的“洋财”, 权力支配资源的“职权经济” 残余,诱发用政治权力换取金钱, 用金钱换取政治权力, 给腐败带来少有的滋生条件。因此, 腐败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 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 在和平建设时期,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 而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政权的性质就会改变, 就会“人亡政息”。
二、 腐败的源头是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缺失。
权力本质上是一种支配他人的力量, 是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也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 所以, 权力应由人民来掌握和行使。 然而, 权力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 权力行使者既可以运用它治国安邦, 又可用它祸国殃民。 腐败的本质就是以权谋私、 权钱交易, 腐败的要害是滥用权力。 权力一旦掌握在腐败分子的手中,就会变成祸国殃民的“资本”。 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个人资本, 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这就是权力的异化。 权力的异化不是形式上的“命令—服从” 关系的改变, 而是权力的本质—-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践踏和摧残。在当代社会, 以公共权力的寻租为基本特征的腐败现象, 成为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 腐败像一个个毒瘤, 侵蚀着社会的肌体, 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动荡问题。 东欧巨变, 前苏联的解体等等, 虽然是社会矛盾和问题恶性发展等各种因素“合力” 的结果。 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 没有跨越腐败的陷阱, 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从而导致发生异化。
三、 建章立制, 加强监督制约。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后的各个不同时期, 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政策、 法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和制度, 对于规范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 增强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 对防止权力异化、 预防腐败、 严惩腐败起了积极的规范和警示作用。 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要“加强党内监督、 民主监督、 法律监督、 舆论监督,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并具体提出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 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 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 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 培养具有高素质、 高水平的监察监督工作者, 是确保党的监督检查任务, 高质量完成的组织保证。 建立明确的赏罚分明的检查制度, 是实施有效监督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 只有做到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快形成健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 逐步削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才能真正做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把人民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免费领取最新电子版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形考答案,请联系国开题库网客服团队-微信guokai7057。